李中定(右二)在现场指挥调度。(本组图/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提供)
工人们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抓紧施工。
深夜12点,李中定从武汉连夜驱车回厦门。行经江西时,乌云密布,下起暴雨,他心情也跟着沉重了起来。心中牵挂的是,两百多名与他一起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工人:“这会儿他们在哪儿?顺利到家了吗?”回想起几天前,一切都历历在目。7.8万平方米,2300多张病床,在雷神山奋战的日子里,他与287名中建四局建设者以及无数奋战在一线的施工与医护人员,创造了一个奇迹。
临危受命,千里驰援。2月4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最需支援的紧急时刻,驻厦央企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火速加入。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李中定担任现场执行指挥长,带队圆满完成医院A9区25套病房、两个护士站及相应公共区域的机电安装、水电系统、新风系统、智能化部分等安装工作。
迎接援建建设者归来,湖里区专门给他们送去鲜花、书籍等暖心慰问。昨天上午,本报记者视频连线了正在隔离观察中的李中定,为您带来这位“逆行者”的所见所感,揭开雷神山医院建设背后的故事。
逆行入汉
深夜接到命令,驱车1000公里赴前线
晚上11时,正准备休息的李中定接到一个非同寻常的电话,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急需支援,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临危受命加入医院建设,并决定由他担任现场执行指挥长。
“注意安全,平安归来。”深夜妻子忍着不舍帮忙整理行李物品。“一年到头,在家里待的时间不到1个月,又要走了。”妻子虽然嘴上埋怨,但却用行动默默支持着他。随后,李中定连夜驱车,从厦门赶往1000多公里外的武汉。到达武汉已是凌晨3点,短短一天之内,中建四局还迅速集结了287名建设者,连夜“逆行”驰援建设,并从全国多地火速调配物资连夜北上送往武汉。
“大家都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到现场即上战场,立刻开展施工。”顾不上休息,李中定一到现场稍作了解之后便组织召开了紧急会议,布置现场工作。几个小时后天亮了,他就组织召开了项目攻坚动员大会。“拿出咱们能吃苦、能打胜仗的精神,坚决高质量完成援建任务!”当然,他也叮嘱287名赶来的员工,要注意自身的防护。
日夜奋战
白天指挥现场,深夜安排施工计划
在此次的援建工作中,中建四局肩负起医院A9区25套病房的机电安装、水电系统、新风系统、智能化部分等业务工作。没想到的是,李中定准备投入施工时,却发现困难远超想象。
中建四局在武汉地区没有分公司、没有项目部,也没有相关资源可供调配——施工人员的召集、施工材料、施工用具采购都得自己想办法。再加上武汉交通限制,人生地不熟,买一颗螺丝钉,需要跑到50公里外的地方去采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关键时候民族凝聚力的迸发让他感动,令他震撼。正当他不知所措时,大批工人主动报名参加进场施工,还有供货商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资材料,从武汉各地送到施工现场,更有很多党员干部职工,奋战在第一线,没有一句怨言。
于是,在这段时间里,李中定当起“大家长”——他白天指挥现场施工,协调解决各种困难,深夜在指挥部部署安排第二天施工计划,甚至得通宵指挥抢工避免交叉作业。现场的工人,则采取两班倒24小时不停歇的施工作业模式,确保各作业面不耽误、不停歇。“一天工作18个小时,许多管理人员干脆睡在工地了。”
在雷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都抱着必须完成任务的决心,投入到医院的建设当中。
在工地的后勤部,中建四局建设者邓小琴,忙得一口水都顾不上喝。为进场工人登记信息、测量现场人员体温、发放防疫物资……主要负责保障工作的她,每天都忙得团团转。至今,李中定都记得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武汉人,要义不容辞为家园奋战,而你们是支援者,还一直这么拼命,感谢你们。”
创造奇迹
建设者激动落泪,期待与家人吃上家常饭
回忆起峻工当天的场景,李中定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说实在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是觉得很累。”
那天 ,尽管没有像样的竣工仪式,建设者们却有着自己的庆祝方式——当机器轰鸣声停止时,他们来到为之奋战的医院前,四处取景拍照留念。“大家靠近点,再靠近点,茄子!”他们相互搭肩合影,疲惫中掩不住喜悦,紧接着,他们又留下激动的泪水。
“其实当时大家都很疲惫,眼睛都快睁不开,但由衷地感到高兴。”回想起这段时间,李中定除了感动,更多的感触是——不可思议。“大批施工人员不眠不休,夜以继日,才创造出医院建设的惊人速度,这也是中国速度!”
“越是这种艰难的时刻,我们党员越要做好表率,我无怨无悔。”又一次说起家人,李中定说,等自己结束隔离期后,一定要好好陪陪家人,吃顿家常饭。“我要把这段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告诉他们为什么‘中国一定行’。”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筱淳 叶舒扬 陆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