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月|以案说险:警惕“热心”代理人背后的风险

2021-09-29 来自:

【典型案例】

李女士在驾车上班途中转弯不慎碰撞到正在过马路的林先生,现场报警并向保险公司报案后,伤者由120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就诊,经医院诊断林先生左尺桡骨远端骨折,需进行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

此时,医院蹲点的交通事故不法“代理人”马上介入,“热心”地陪同伤者与家属就医,在陪同下很快取得伤者与其家属的信任。此时不法“代理人”向林先生介绍称自己是“律师”,可以代理其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并承诺可以为林先生多“争取”一点赔偿,同时还语重心长地“嘱咐”伤者与家属不要配合保险公司理赔员和车主任何操作,也不要提供任何伤情材料否则会导致少赔、无法理赔的情况。经过“代理人”一番误导,在理赔员赶到医院后,在与林先生及其家属接触中,发现伤者与家属十分抗拒沟通关键问题,刻意回避回复,在指引理赔流程时更是被家属以影响伤者休息为由被打断,导致沟通中断。

在手术后的恢复期理赔员多次与林先生沟通,想了解恢复情况并适时进行理赔指引,林先生称自己聘请了“律师”为其代办理赔,自己的代理律师会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一转眼林先生已伤愈近一年,原以为代理律师正在积极为其办理理赔事宜,但赔款迟迟未到账让林先生产生怀疑,遂联系保险公司询问事故赔偿处理进度。

理赔员告知林先生,目前没有收到代理人或代理律师的理赔申请,但是林先生可以提供相关材料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理赔员依据林先生的伤情细致的讲解理赔范围与相关理赔手续后,林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代理人”以夸大了保险不能理赔的部分,其作用就是要林先生对保险公司产生不信任感,代理人口中的可以“多赔一点”也是为了让林先生爽快的支付“代理费”。林先生对未重视与理赔人员的沟通感到十分后悔,马上与“代理人”进行联系,但对方仅寄回了诊疗材料,并以已经提供了服务为由不退回 “代理费” 。

 

【案例分析】

不法“代理人”通过蹲点的方式等待伤者,并伪装成“律师”的形象利用伤者及家属保险理赔相关知识比较匮乏这一点乘虚而入,实际则为骗取伤者代理费,更有甚者直接骗取伤者的保险赔偿金。

 

【平安产险厦门分公司温馨提示】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切勿慌张,对于理赔情况不了解可以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主动了解理赔赔付标准,切忌轻易相信“代理人”多赔一点的利益诱导,同时也切勿将个人隐私信息及与个人财产相关的重要单证泄露他人,否则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