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循环学会静脉曲张专家中国行-厦门站暨第五期海峡静脉沙龙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

2020-01-06 来自:

“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技术培训基地”正式落户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下肢静脉曲张作为高发疾病,方便快捷、个性化的微创治疗方式已成新趋势。1月4日,中国微循环学会静脉曲张专家中国行-厦门站暨第五期海峡静脉沙龙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十余名国内专家到场讨论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新进展,并通过手术演示、会议沙龙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会上,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授予的“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技术培训基地”正式落户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此次会议旨在提高厦门及周边地区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外周动静脉疾病的整体诊治水平,普及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加强专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推动地区血管外科专业的发展。十余名国内专家到场讨论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新进展,并通过手术演示、会议沙龙等形式开展多项技术培训,传播前沿理念。

会议现场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下肢浅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vein, GSV)曲张最多见。相关文献显示,大隐静脉曲张患病率高达23%,我国成年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0%—15%,20%—25%。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各类微创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得到应用,其中主要包括激光、射频、微波等腔内热消融,硬化剂注射治疗等。

据了解,“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技术培训基地”是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静脉曲张学组主导,目前全国仅有9家成员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入选。该学组副组长、国内知名血管外科专家陆信武告诉记者,未来将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在疾病治疗、专题培训、学术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造福广大百姓。

陆信武教授发表学术演讲


承办该会议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成立于2007年,是福建省第一个独立学科设置的血管外科,长期致力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目前已发展成为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手术量最高的血管外科,获批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是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委员会静脉曲张培训中心、慢性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技术推广工程项目“城市VDM中心示范基地”,曾获全国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比赛一等奖。

黄小进主任作为大会主席发言


该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黄小进担任福建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副主委,他介绍说,目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静脉曲张年手术量达1500余台,治疗术式除了传统的高位结扎和抽剥治疗还开展了CHIVA、激光闭合、射频消融及泡沫硬化剂治疗等多种微创治疗手段。其中微创手术占总手术量达到一半以上,目前平均住院日仅3.3天,日间手术开展平均有10-15例,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黄小进说,这是他们连续第五年举办相关培训,“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成为‘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技术培训基地’的契机,继续开展规范化治疗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黄小进说。


通讯员:张舒姗 许靖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