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全身发黄,小便像浓茶,多学科联合施救 ——系省内年龄最小的内镜下ERCP治疗患儿

2019-12-16 来自:

小媛(化名)今年1岁零11个月,1个月前出现腹胀、恶心、腹泻,小媛爸爸黄先生最初以为是消化不良,带孩子去医院开了一些助消化的药,本以为孩子吃了会好,可孩子不仅腹胀、恶心没好转,还出现皮肤、眼睛黄染、小便像浓茶样,大便白陶土样。后辗转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确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后医生为其施行微创手术,最终小患儿化险为夷。


患儿来自广东,经常因为肚子痛哭闹,家人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检查吓一跳,小媛肝胆出现了问题,是个重度胆汁淤积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总胆红素TB 162.82umol/L(正常值不超过17umol/l),纤维蛋白酶原0.72g/l,凝血酶时间 29秒;腹部彩超提示:胆总管梗阻并肝内外胆管扩张。黄先生老家在厦门,决定带孩子回厦门医治。


辗转几家三甲医院,经多方打听,听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擅长疑难胆胰疾病的诊治,就慕名前来就诊。消化内科胆胰组带头人司丽娟主任医师仔细查看患儿,为患者进行了腹部磁共振检查,考虑小媛是个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这种疾病首选外科手术根治治疗,但因患儿太小,较瘦弱,并出现发热、腹痛、黄疸迅速加重,白细胞达到两万,炎症指标显著升高等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表现,经消化内科、儿科、普外科儿外专业组、肝胆胰外科联合会诊,直接外科手术风险太大,尽快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引流解除梗阻为首选。术前儿科医护为患儿进行了充分的营养支持、抗感染、改善凝血功能等一系列治疗,麻醉科对患儿进行麻醉风险评估。


这么小的患儿,能扛过麻醉风险和手术风险这些难关吗?小儿消化道管腔狭小,管壁薄弱,内镜操作空间小,十二指肠镜比一般的内镜更粗更硬,手术难度高,而且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风险较大,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承受得住?任何一个并发症都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医生捏了一把汗,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进行各项术前准备。


夜幕降临,司丽娟主任医师带领内镜护士及麻醉科医护人员,沉着冷静地开始了一场无硝烟的战斗。麻醉医生为患儿进行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后,司丽娟主任医师娴熟地进行十二指肠镜操作,选择性胆管插管、造影,一气呵成,术中发现胆总管上段扩张,胆囊管低位汇合,汇合部以下有1.5cm狭窄段,在内镜护士的默契配合下,迅速完成胆管支架置入,大量暗黄色胆汁顺畅地流出来,手术顺利完成,所有医护人员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术后三天,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据悉,该患儿是福建省年龄最小进行内镜下ERCP治疗患儿,患儿年龄小,心肺功能欠佳,手术难度大,极大考验着消化内科胆胰组医护人员及麻醉团队的协作能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开展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有20多年了,是省内最早开展的科室之一。2006年开始快速推进胆胰疾病亚专科建设,引进多位博士和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教授加入,使胆胰亚专科实力大大提升,现胆胰组每年完成ERCP治疗病例800余例次,治疗量和诊疗水平稳居福建省前列。多年来科室利用ERCP微创技术为无数胆管结石、梗阻性黄疸等胆胰疾病患者解除病痛。ERCP患者遍及省内外,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102岁。


据了解,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通过中国消化内镜中心全国首批认证,是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厦门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国ERCP技术标准化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基地、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委员单位、厦门市消化内镜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海西地区ERCP协作组组长单位等平台。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胆胰疾病组能独立实施ERCP的医生有6位,是全省能独立实施该项手术医生最多的科室。科室引进福建省首台德国产U100激光碎石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可以开展ERCP联合激光胆道碎石取石术、胆道肿瘤胆管狭窄多支架引流术、经超声内镜引导的胰管、胆管以及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等尖端消化内镜技术,技术水平居国内先进、省内领先。


(通讯员  石青青  黄晓青  张春萍)

热门资讯